✔ DONE old fashion man misc@杂谈

上面的截图是我此时此刻的计算机桌面,右下角的那个时钟有点突兀,其实和整体不怎么搭配,但这是我实在不忍放弃的小程序,因为这时常提醒我当年的日子。

1995 年还在读大四的时候,被保送读研究生。导师才从美国回来,带回了刚刚在美国也才使用的 Linux 操作系统。我对这个操作系统是如此地痴迷,以至于天天睡在实验室,每晚都折腾到 2、3 点钟。依然清晰地记得,我们用的版本是 Slackware Linux 1.0,当时安装这套系统,我们用了 48 张 3.5 寸的软盘。也许现在的人们对于软盘的概念很陌生了,因为连光盘都已经被淘汰😉。

光是 Linux 是无法完全工作的,它只是一个黑黢黢的字符界面,就像 DOS 一样。执行命令可以,画图等就不行了,因此必须配备一个图形窗口。我们选择了 X Window,用的管理器是 olwm。这个桌面现在看起来很简陋,但对于当时的我,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环境,最好的学习平台,最好的,我的玩具。

在这个简陋的桌面环境里,我乐此不疲地调出各个小工具,其中就包含一个时钟。我选择时钟的表盘,精心调换秒针的颜色,尝试把它放在桌面的各个位置,以决定哪种情况下,我既能随时看到时间,又不影响我正常的工作。记得还有一个小工具:xeyes。随着鼠标的位置,眼睛骨碌碌地乱转 ……。

Linux 的版本越来越多,RedHat 逐渐取代了 Slackware,然后是 SuSE、Debian、Ubuntu …..。可是不管哪个版本,我都想恢复我最初的哪个 olwm 桌面管理器,调出那个小时钟和那双小眼睛。2000 年起,我把 Linux 也换成了 FreeBSD,仍然保留 olwm。直到有一天,olwm 版本不再更新,最新的硬件装不上了。

2006 年,我买了第一台 powerbook pro 笔记本电脑,正式用上了 mac osx。我还是不死心地把当年 olwm 上的小工具移植过来,找到一个算一个,打开一个算一个。可是,似乎 apple 公司开发 mac osx 的工程师,对老的 X window 下的这些小工具并不喜欢,它们不再被集成在系统里,而支持它们运行的 X window 库,也慢慢被遗弃了。我不甘心地强行安装了一个 X Window 模拟器,只为了运行那些古老的 X window 小工具。

很多人嘲笑我很老旧,我也自认为是一个 old fashion man。不知怎么,我总是忘不了那时情景,没有任何功利地学习,只是为了兴趣。我没有想过量子力学、泛函分析、群论、GNU/Linux、X Window ……,这些东西对今后有什么作用,只是觉得它们很好玩,理论很美,技术很潮,而我,很喜欢。

快三十年了,我依然还是喜欢这些。虽然痛心地明白,我回不去那个年龄了,但是,我梦想自己还能保持那时的纯真。

✔ DONE Not Even Wrong reading@读书

《Not Even Wrong》是一本科普书,关于弦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为什么这个高大上的理论会“失败”的调侃。我很喜欢这本书,一是它通过超弦这个理论的曲折发展历程,再次阐明了为什么物理学之所以是科学的道理;二是它还略带幽默和自嘲的文笔,特别是书名,来自于伟大的物理学家 Pauli 的名言:这连错误都算不上。(英文:It is not only not right, it is not even wrong. 德语原版:Das ist nicht nur nicht richtig, es ist nicht einmal falsch!)

作者自称是科普书,但随便找出一页,让大家看看,长什么样子:

我敢打赌,凡是没有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读者,一定不知道他在讲啥 😅。但是,它确实是一本科普书,有《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 等一大票粉丝为它鼓吹站台,不吝溢美之词。由此感叹:物理学真是优美啊,即使大家搞不懂你在讲啥,但仍然充满了崇拜和尊敬之情。回想起自己当年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大吹特吹物理理论之美,高高立于所有科学学科之上。底下的学生,大概都是这种心态:虽然不知道你在讲啥,但一定了不起 😎

弦理论成名甚早,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名满天下,九十年代有一段时期,甚至霸占了理论物理的绝大部分头条。在国际物理学术年会上,理论物理如果不和弦论扯上点关系,自己都不好意思读报告。但是,直到今天,这个理论仍然被称为空中楼阁、水中满月。杨振宁曾经开玩笑说:自己的实验室不准谈论弦论,否则统统赶出去。弦论教主威滕,由于在弦理论的贡献,1990 年就获得了数学最高的奖项 — 菲尔兹奖,诺贝尔物理奖到现在都没有认真考虑过他。

不是物理学有多么傲气,其实菲尔兹奖的难度比诺贝尔奖高多了。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最近几十年来,每年的物理学奖都是 2、3 个人一起平分。而菲尔兹奖,每 4 年才颁发一次,每次不超过 4 个人。那为什么弦论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一个都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呢?这就涉及到物理学和数学的本质区别了。诚然,两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和数学,都严格地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但是,数学只要在自身的框架上自洽就可以了。物理学不能这样,它必须既要解释已有的现象,还要能预测未来的事实。最为重要的,它必须要接受实验的验证。无论多么漂亮的理论,如果不能被实验验证,都不会被物理学正式接纳。不管提出理论的人,有多么伟大,一旦实验给出了否定的结果,我们只能遗憾地与之告别。牛顿、爱因斯坦、泡利 ……,概莫能外。反之则是,理论如果接受了实验的检验,且简单而又漂亮,物理学界则会张开双臂,热烈欢迎。当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时候,虽然年轻,绝大多数物理学家也充满怀疑。但当吴健雄的实验表明结果与李-杨理论相符时,骄傲的泡利,马上都承认错误。而诺贝尔奖委员会第二年就迅速地将物理学奖颁发给了这两个年轻人。

超弦理论,至今没有给出能被实验检验的预言。因此,无论多么漂亮,无论多么深奥,科学界并没有真正将之纳入到自身的体系中。我们都等着那一天,超弦理论可以提出某种预测,能被实验验证,并给出正面的结果。翘首以盼了这么多年,依然还在等待。有些人觉得,这么完美的理论,不可能不是正确的。但正如 Pauli 的名言,不,它现在还不对,或者,它连错误都算不上。

很多人常常觉得物理学家很高傲,实际上,在伟大的事实面前,最谦虚的就是物理学家了。我没有见过其他任何学科的人,如此地为自己骄傲,但又如此地尊重事实。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了面子或者利益,罔顾事实,胡搅蛮缠,更是屡见不鲜。这也是我如此钟爱物理学的原因,一旦陷入物理学的“爱河”,终生不能自拔。

✔ DONE 用自己的话表达思想 reading@读书

得到的联合创始人罗振宇写了一本书《阅读的方法》,本意是像劝导更多的人喜爱读书、发现读书的乐趣,甚至于找到知识的用途。他大力推崇陶渊明的读书心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万维钢也推荐了这本书,并补充了司马迁的读书见解:精益求精,应收尽收。

罗振宇是一个读书非常多也非常快的人,据他自己说他每天用 34 寸的大显示器打开电子书,每次扫过三千字,很快读完三万字的书……。因此,这本书大量引用了他觉得很好很有用的其他人书里的内容,看起来的风格就像这样:

凡是加粗加黑的都是别人书上的内容。他这样写的目的,大概是想表明自己诚实,不贪他人之功。学术论文即使这样写,大概都有问题,因为我们写东西主要是表明我们自己的观点,虽然也要大量引用他人的研究和思想,但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新观点是可靠的。就算我们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时,也尽量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然后把参考文献列在文后,有兴趣的读者自行去验证。

按照罗振宇这样的写法,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1. 自己书中的内容非常零散,大量的篇幅被其他书的内容破坏。网上也有很多人感到看这本书很头疼,跳来跳去的,逻辑并不通顺。整本书大概引用了上百本其他的书籍,但除了让我感觉他稍显卖弄外,提高读书的兴趣并不大;
  2. 更大的问题还是第二个。他引用的书,竟然是原文复制。也许为了表明自己诚实,可是,不同的人写文字,风格、语法、习惯、用词……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强行把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字放在一起,会让读者觉得极其不通顺。上一段还是甲在说,下一段就是乙在谈,他自己还偶尔插几句话。用戴建业的口头禅来说,就是:我了个天,这在吃夹生饭吗?

写文章,无论如何,要用自己的话来写。吴军为了写《世界文明史》,我相信应该读了上百本关于世界史和文明在各地起源、发展、融合、消失的书籍。但是,吴军的文章,并不让人觉得生硬,因为他是自己消化理解了,重新用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们读起来如沐春风、欣欣然有本意。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有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介绍一本新书,但也是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顾衡就更不用说了,胸中藏有万卷书,说出来却是云淡风轻,仿佛信手拈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 要想自己能重写,必须自己理解。凡是自己没有搞清楚的,一定讲不清楚;
  • 整个文章行文统一,读者没有负担。

所以,虽然我觉得罗振宇的这本《阅读的方法》从内容上来说还算可以,但我也没有动力推荐给朋友看。反而我们自己需要引以为戒:阅读、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

✔ DONE 文档中插入图形 tech@技术

传统的文字-图形融合

一般文档主要是进行字处理,而文字的书写、编辑、排版和画图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虽然在计算机里最后都是处理成二进制代码,但不管在哪种操作系统中,画图软件和字处理软件都是分属于不同的类别。早期的文档如果想同时包含文字和图形,只能把文字先打印出来,留出空白,再用画图软件做好图,把图形打印出来,用胶水粘贴上去。话说这么麻烦的方法,我当年是干过的,读研究生的时候,为了给一个会议期刊投稿,用 xvgr 画好了图,然后用胶水粘在文字稿的空白处。这种“精巧的活”我干起来非常吃力,看着文稿上黑乎乎的手指印,欲哭无泪,重复了好多次 ……。

微软公司的 word 软件之所以那么流行,就是因为它可以在文档的编辑时,插入图片文件,而且让文字和图片融合起来。虽然每次调整图形的时候,鼠标把手指都要练废了,但效果也算差强人意。后来, word 还发展出了可以在字处理时,直接插入线条和几何形状,画出简单的图形。但这个图形和文字,还是可以看出,汤是汤,水是水,明显的两种类型。

从程序的角度融合

从计算机和数学的角度来看,文字和图形其实都是编码的存储方式而已。文字也是算法生成和显示的,图形也是算法生成和显示的,为什么不能统一处理呢?D. Knuth 教授在发明 \(\TeX\) 软件时,就率先开发 METAFONT 来统一生成文字和图形,效果是相当的好。也难怪,人家 Knuth 大师本身就是数学家和算法大家,最年轻的图灵奖获得者,搞点这种算法,还不是雕虫小技 ……。

借助 \(\TeX\) 标记型语言的思想,我们把文字的内容和排版分开,将排版的要求也用文字来描述,然后在后台用程序来识别对排版的要求,也就是说,排版其实是一种程序语言,不过人读起来很顺畅很简单。既然排版可以算作程序,那么,图形的制作为什么不能是程序设计呢?这样,我们在一个文档里,既写文字内容,又“写”图形的制作描述,还可以“写”数学公式,整个文档里只有 ASCII 码。方便编辑、复制、版本管理等。至于最后呈现给人阅读的样式,用后台程序来处理完成。

画图的程序语言选择

确定了用标记型语言来画图的思想后,操作上就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1. 如何描述一个图形;
  2. 画图的语言如何与文档无缝融合。

从本质上来说,图形的描述也是基于数学的。所谓的图形,其实就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在线条的基础上,再生成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然后在封闭的形状里,考虑是否填充进颜色。因此,一开始的画图语言,都是些数学函数的描述,比如 gnuplot, metapost, tikz, Asymptote 等。但就像造房子不能每次都从砌砖开始一样,可以生成一些作为积木的基本形状,然后用程序语言来组合。很多人潜意识地以为,那些好看的函数图形,肯定是数学公式生成的。但是随手涂鸦,就不好用数学公式描述了。其实不然,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不是数学的呢?:-) 只要你愿意,用数学公式来随手涂鸦,简直是一件乐趣。

作图语言和文档的融合,倒不是大问题。但纯文本的 txt 文档,还是不太适合完成这样的工作。目前,最好的融合文字和其他语言的写作环境是 org mode 。它简直能识别几乎所有的作图语言,当然,它还能识别 C/C++, java, shell, python, …….。所有的程序语言,在这里都被同等对待了。

plantuml

plantuml官网

plantuml 是基于 java 开发的画流程图等的语言,它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嵌入到 org mode 里被 org 统一管理。我喜欢用它来画各种流程图,比开始我用 draw.io 生成 png 文件,再插入到文档中,要方便多了。

范例

文字和图片的融合

为什么说这里的图形和文档是融合的呢?实际上,在我的原始文档里,上述的内容是长这个样子的:

 ~plantuml~ 是基于 ~java~ 开发的画流程图等的语言,它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嵌入到 ~org mode~
里被 ~org~ 统一管理。我喜欢用它来画各种流程图,比开始我用 ~draw.io~ 生成 ~png~
文件,再插入到文档中,要方便多了。

  *** 范例
  #+begin_src plantuml :file ../static/img/test.png
    @startuml
    title AI Programming Flow
    start
    fork
       :Training;
       split
         :Sample Data;
       split again
         #lightGreen:Expected Results;
       end split
       :Machine;
       #red:Model;
       stop
    fork again
       :Prediction;
       split
         :New Data;
       split again
         #red:Model;
       end split
       :Machine;
       :results;
       end
    end fork
    @enduml
  \+end_src

这就是 Knuth 教授一再推崇的 “literal programming” 啊,整个世界大统一了。

✔ DONE 读书的步骤 study@学习

书有两种,一是“文艺”书,一是“学术”书。当然,还有一类“书”不在上述二者之列,我称之为“废书”,读也可,不读亦可,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浪费时间。

文艺书,是抓起来就可以读的,甚至从哪读起都不重要。初中时,第一次读四卷本的《倚天屠龙记》,就是从第三卷开始。发现主人公叫张无忌,然后知道《倚天》是《神雕》的后续。那么,在《神雕》结尾提到一个少年叫张君宝。这俩人啥关系呢?脑补之后,自认为张君宝长大,改了名字叫张无忌。纵横四海,所向无敌。哪里晓得,张君宝长大了之后叫张三丰,张三丰收了个徒弟叫张翠山,张翠山娶了个“妖女”老婆殷素素,生了个儿子才是张无忌…..,完全差辈了。不过,丝毫不影响我当时读《倚天》的快乐。

学术书,是不能打开就读的。我以前犯的错误就是,读学术书和读文艺书一样,兴之所致,一路狂读。读了几十上百页,发现写得不怎么样,又长又啰嗦,头昏脑胀,看看页码还不到三分之一,遂长叹一声,扔到角落里去。时间是消磨了,获取的思想和知识,也只能自我安慰。

读多了,总结一些心得。学术著作,切记马上翻开第一篇,直接开读。这样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好的步骤应该是:

  1. 🚩 看书的标题
  2. 🚩 看书的作者
  3. 🚩 看书的目录,把握基本脉络
  4. 🚩 随意翻开其中一页,比如 166 页,试着读一下,作者(译者)的写作风格,是否自己喜欢
  5. 🚩 读前言和后记,对书的来龙去脉有个大致了解
  6. 🚩 正式开始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7. 🚩 合上书,整理脉络

这其中,花一点点时间,先看看书的目录,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清楚书的脉络和走向,读的时候才能明白什么时候该详读,什么时候该略读。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也可以快速跳跃。切记,学术书是让人增长知识、提升思想的。糊里糊涂,看了几句“知识点”就放弃,可不是最终的目的。

✔ DONE 价值 startup@创业

人的价值体现为,这个世界由于你的存在 变得更好, 而不是变得更差。

大部分人的存在,其实对这个世界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也可,没有,影响也不大,因为他们只是为自己活着。还有些人,存在只是添乱,就更不必提了。

现代社会下,很少有事情只依靠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常常需要几十上百、甚至几万、几十万人协同工作。因此若想发挥价值,要么是自己完成工作,要么是协调他人共同完成。这两种技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做某个工作的专业技能,一个是协调管理能力。处于两端的人,常常轻视另一方的工作。注重于专业技能的一方,觉得管理是在添乱,“虚”的成分太多;管理方却认为,并不缺专业技能,谁都可以被顶替,所以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之所以会有偏颇的认识,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多数工作都是简单的模仿。原创只要做出来了,大家“依葫芦画瓢”就好。因此专业技能并不缺乏,实在没有,还可批发培训;管理就更是可有可无,因为已经有现成的工艺和流程,哪里还需要这些领导在那里指手画脚?

正本清源,创新性的工作是最难的,对这两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制作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汇聚了一众高智商的诺贝尔奖级的大师,还需要 Oppenheimer, Vannevar Bush 这样既有远见卓识又有高超管理水平的超一流的管理者。后面的人要研制原子弹,虽然也不太容易,但有了模版和路径,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了。

一些产品,做出来之前大家就都知道会很有价值。但是更多产品,除了极少数人外,世人并不知晓有何用处。比如,汽车出来之前,人们只想要跑得更快的马;iphone 出来之前,大家并不觉得移动网络有那么大的广阔天地。这时候就需要营销和宣传了。但常常人们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把营销本身宣传成了最重要的部分。实际上,

  • 一个产品能否卖的出去、是否畅销,首要的前提是这个产品是有用的,对用户来说花钱是值得的。营销必须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上,否则,单纯靠手段营销产品,迟早会“翻车”;
  • 一定要真正认可产品的价值,单纯靠营销和宣传,是不能发掘产品的价值的。

正因为太多的产品,其实并没有价值,创造出来的只是“伪需求”,自然这样的“价值”就需要营销。

总的来说,创造价值,需要三方面的能力:

  • 专业技能
  • 协调管理
  • 宣传普及

三种能力都不可或缺,但本质不要忘记: 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让做出的产品真正有用

✔ DONE empathy vs. sympathy misc@感悟

empathy
同理心
sympathy
同情心

简而言之,同情心表明你知道对方的感受,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理心却是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遭遇。所以,同理心更能引起共鸣,并直达双方的心灵深处。在同情心的表达中,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你看,你遭遇了不幸,我也有过同样的不幸啊,所以,你不必难过了。这样的“安慰”只会让对方觉得,我难道是因为和你比较来感受幸福和痛苦吗?

因此,设身处地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试着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事情吧,这样更能解决问题。

✔ DONE 使用 Org-Mode+ox-hugo+github page 创建个人 Blog tech@技术

:ID: 7BD855BC-853C-4DA0-B85E-641ED741932E

这里有三个概念首先需要理清:

  1. 用 org-mode 模式写文章,并将 org 格式的文章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以便 hugo 可以识别;
  2. 使用 hugo 建立静态网页;
  3. 将本地静态网页发布到互联网上。

org-mode 写文档

org-mode 是一种标记模式,把文档的内容和格式分开,这样所有的文档都是文本模式。org-mode 模式已经被很多编辑器支持了,但还是 Emacs 支持得最好。因此,请参考 org mode 网站,学习如何使用 org-mode 模式。

hugo 制作网页

hugo 是一个静态网站生成器。所谓网站,就是有逻辑关系的各 html 网页组成的集合。html 本质上也是一种标记语言,呈现的样式用特殊的标记来指明。由于组成网站的每个 html 网页的样式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对于网站来说,更好的方式是把样式统一在一起。这些样式说明文件以 css 语言最为流行。

快速建立网站

hugo quickstart 介绍了如何使用 hugo 快速建立一个网站,非常实用。这里我将模仿使用的命令记录如下:

1
2
3
4
5
6
hugo new site quickstart
cd quickstart
git init
git submodule add https://github.com/theNewDynamic/gohugo-theme-ananke themes/ananke
echo "theme = 'ananke'" >> config.toml
hugo server

进入建立好的 quickstart 目录,检查 hugo 大致的目录结构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 archetypes
├── assets
├── config.toml
├── content
├── data
├── layouts
├── public
├── resources
├── static
└── themes

其中,

  • config.toml 文件为基本设置文件,网站样式都可以在这里指定。
  • themes 下包含多种不同的样式模版,可以到网上寻找喜欢的模版并改造。1
  • content/post 目录下是原始的文章内容,hugo 只认 markdwon 格式的。
  • public 目录下所有的内容可以打包发布出去。

本地浏览网站

在 hugo 网站目录下执行:

1
hugo server -D

然后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http://127.0.0.1:1313 。则可以浏览网站所有内容。

发布网站内容

在 hugo 网站目录下执行:

1
hugo

则在 public 目录下会生成所有静态网站所需的全部文档,把这个目录下的所有内容拷贝到支持的域名中即可。

ox-hugo

org-mode 写成的 .org 文档,可以直接输出成 .md 格式。然后拷贝到 hugo 网站的 content/post 目录下,用 hugo 进行管理,发布成静态网页。但这样的方式显得很“愚笨”,也不利于 org 的统一管理,尤其是想直接把 org-roam 建立的个人笔记系统中的文章发布在博客上。这时,我们可以采用 ox-hugo 宏包来方便处理。

  1. 在 emacs 的设置文件中加入:

    1
    2
    3
    4
    
    (use-package ox-hugo
      :ensure t
      :pin melpa
      :after ox)
  2. 在 hugo 网站下建立目录

    1
    
    mkdir content-org
  3. 在该目录下建立文件— all-posts.org,其表头内容如下:

    1
    2
    
    #+hugo_base_dir: ../
    #+hugo_section: ./post/

    这里,

    • HUGO_BASE_DIR: 这里是博客的根目录,因为我的 org 文件放在博客根目录下的 content-org,所以这里博客的根目录就是 “../” ,也就是本目录的上一层目录
    • HUGO_SECTION: 生成的 markdown 文件的位置,比如 “./post/” 就会将 markdown 文件生成在博客根目录下的 “content/post/”

    然后在里面按照 org-mode 的格式添加博客文章,比如:

    1
    2
    3
    4
    5
    
    ​*  DONE 使用 Org-Mode+ox-hugo+github page 创建个人 Blog       :tech:@技术:
      CLOSED: [2023-01-14 Sat 16:36] SCHEDULED: <2023-01-14 Sat>
      :PROPERTIES:
      :EXPORT_FILE_NAME: org-hugo-blog
      :END:

    即,每一篇博客文章都作为 all-posts.org 文件里的一级标题,且必须包含如下三行:

    1
    2
    3
    
    :PROPERTIES:
    :EXPORT_FILE_NAME: filename
    :END:

    状态为 DONE 的文章,才会被正式发布出去。如果是 TODO,则在本地预览时,也可看到。当然,还可以添加 tag 和 category。这样设置以后的文档出现在网站的不同分类中。

  4. 每当更新完一篇博客文章后,都在 all-posts.org 文件里执行:

    1
    2
    3
    
    C-c C-e
    H
    A

发布到 github 静态网站上

如果有域名,则可以将 public 目录下的所有内容拷贝上去即可。github 网站提供了一个免费的个人 blog 方法。

  1. 在 github 上建立 yourname.github.io 仓库。(注意:必须是你在 github 上的账号名作为 yourname。)

2。 在 public 目录下建立 git 仓库:

1
2
git init
git remote add github git@github.com:yourname/yourname.github.io.git

以后每次博客更新后,都按照 git 的方式提交就好了。

1
2
3
git add .
git commit -m "test"
git push -f github master

github.io 经常被屏蔽,可以尝试在阿里云上申请个人域名,再用域名解析的方式将 github.io 绑定。

✔ DONE 梅西,终于得偿所愿 misc@感悟

距离阿根廷世界杯夺冠,已经过去 2 个星期了。似乎还像梦幻一样,每天刷着足球论坛,回忆着决赛时领先、扳平、反超、再扳平,然后点球大战时的惊心动魄,最后胜利时梅西跪在草地上…….。连举杯庆祝的镜头都反复看了很多遍,百看不厌。

可是,脑海里更多反复出现的,却是 14、15、16、18、19,那些失败的镜头,那些梅西无助的背影、无可奈何低下的头颅。在 18 年世界杯上被法国队淘汰时,我甚至觉得梅西此生的国家队生涯就这样了。这次和法国在决赛的再次相遇,让我有一种宿命的轮回感。阿根廷两度被扳平的时候,我还是充满信心。可是,当姆巴佩攻入最后扳平的第三球时,我发了一条信息:天命如此啊。

实际上,我自己也低估了梅西。我以为人生就认命了,可是梅西最后依然重新站立了起来。想起那句格言:

成功的含义不在于得到什么。

而是在于,你从那个奋斗的起点走了多远。

曾经多少次困惑于成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靠营销获得了不匹配的名利,而认真踏实做事的人,一次次的失败。尼采说,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可是,那只是一句话啊。现实的力量在哪里呢?当这次看到梅西最后云淡风轻的一笑时,我踏实了。

和曾经的追风少年相比,梅西老了,大概算是中年大叔了。但更加让人唏嘘和感叹:有梦想,就要坚持。梅西,你的坚守终于回报了。

✔ DONE 罗大佑的线上演唱会 misc@感悟

68 岁的罗大佑昨晚在线上开了一个演唱会。在我看来,罗大佑当之无愧为华人乐坛第一音乐教父。他写的歌,从爱情到友情,从政治到社会,很多精品。有一些歌,大概其他人都写不出来,也不敢写。

记得 94 年的暑假,躺在宿舍听收音机,传来《童年》这首歌。突然发现,原来这首歌不是儿歌啊。于是翻箱倒柜,翻遍自己和同学的磁带匣,找出罗大佑的所有专辑,滚动听了一晚上。

每次听罗大佑的《恋曲 1990》,都会想起 90 年的高中,想起晓天、晓瑞、则雄、杨兴……,那短短的两个多月,躲在教室的一角自得其乐的日子。

后来,听《你的样子》、《鹿港小镇》,都喜欢得不得了。直到听到《亚细亚的孤儿》,惊为天人,从此正式确立罗大佑在我心中华语乐坛第一人的位置。于是,所有他的歌,我都找来听。罗大佑的嗓音大概只能算三流,但是作词作曲,就是超一流了,甚至很多歌的编曲,也都是超乎常人的。比如余光中写的《乡愁四韵》,最后我还是觉得罗大佑作曲的那首最经典,竟然用吉他都能表现出古琴的韵味。

林夕曾将讲过一个故事,说自己为什么写歌那么好呢?是因为大佑哥刚从台湾去香港,不会粤语,所以大佑哥先把歌写成国语,然后林夕翻译成粤语。在这个过程中,林夕逐渐会作词了。但是,林夕说,他学不会大佑哥的作曲,于是一辈子就只能当作词家了。

“只要大佑的歌一直流传,我们的青春就永远生长”。感谢罗大佑。

✔ DONE 关于辞去公职的缘由 misc@感悟

:ID: 5B2D9CCF-8974-4F0C-BD87-0FD0B0CB3276

昨天中午,原单位同事一起小聚,同事小谭问我为何当初要辞职,有什么真正不开心的缘由吗?我给她认真回复了一封信,解释我辞去公职的原因。其实无他,当内心的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出入时,我曾经选择妥协,但无法背离我内心的抗拒,最终选择不妥协。

小谭,你好。

你昨天中午很认真地问我,为什么对在行政楼工作不满意,有什么真正不高兴的原因吗。我感觉你很真诚,于是今天我也认真地回答你,除了昨天说的对各部门各自为政,都从各自利益出发争功免责感到非常失望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同意学校大部分人对科研的认识以及对科技处的定位,包括领导和普通老师。在我看来,科技处的真正职责如下:

  • 切实提高老师们对科研的认识。对于大学来说,学术研究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科研的教学,就沦为了职业学校,无法真正培养有创新思想的学生。而学校绝大部分人竟然觉得,科研是在抢大家的利益,科研是争名夺利的手段之一,而忘却了高校的基本职责: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项中,每一个都和学术研究密切相关。
  • 真正挖掘和帮助认真做学术研究的老师,不论一个学科有多弱,老师们做科研的起点和水平有多低,都不要紧,只要他们愿意做,学校就要鼓励和支持。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奖“是用来鼓励,而不是让少数人“发财”;“惩”是用来规范学术氛围,防止部分人弄虚作假,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坚决要杜绝假经费、假论文,更不允许科研假获奖。这会极大地破坏学术风气,造成教学-科研的人为对立。
  • 真正做好教师们科研的助手,首先搞清楚学校科研的现状,需要哪些外部资源。比如,教师们做研究,遇到困难需要合作,科技处要联系外部合作者,牵线搭桥。普通老师是没有这个资源和条件的。科技处要尽可能地帮助各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扩大老师们的视野和学术交往。所以,建立国际合作,至少是国内学术机构的合作,是完成这一功能的有效办法之一。而现在实际的所谓合作,只是花钱走关系,为少数人服务。为评奖、争项目搞私下内幕交易而已。
  • 在学校学术研究氛围真正建立起来的大环境下,积极扩大学校的成果宣传,对接政府、企业,真正做到成果落地转换,构建社会的实际需求与老师的科研成果之间的桥梁。
  • 科研不仅要面对教师,也要面对学生。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不能只放在教务处,而应该是科研-教学-学工一起来做。帮助学生培养提出问题-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在课堂讲授45分钟就可以掌握的,最好的办法是:项目实践 ––– 亲自动手 –––– 有学术研究能力的老师辅导。只会课堂讲授的老师,哪里能完成这样的培养任务呢?
  • 做好学术道德和规范的监督执行。

你看,不论是学校还是科技处,现行的做法都和我的设想相去甚远。我们疲于应付的是如何快速提高学校的科研指标,于是对假经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主动去做假;对论文从来不去探究学术价值,而只沉醉于影响因子有多少,可以得到多少奖励;花费大量的资源去拉关系,为了评奖,为了争项目……。后果是,真正做研究的老师,得不到支持 –––– 领导们占据大量的资源获得了好处;做教学和科研的老师人为对立,相互看不起 –––– 一个老师是否有真正的学术本事,大家是心知肚明的,一个弄虚作假又得了如此多利益的“假科研”,当然会被鄙视。而且,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学校的经费有限,都用去扶植“假科研”,切了教学的蛋糕,自然会造成底层的分裂。

昨天谈起,这次省教学奖的评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几乎都是各单位的领导,而且大多还是主要领导。这已经让我极其愤怒了。实际上,在科研界,大致也差不多。不过由于科研有全世界的学术评价,领导们还有一点点畏惧。教学完全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就明目张胆成了这样。

于是,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处长,是无能为力摆脱上述困境、解决上述问题,也无法实现我的抱负的。我曾经委曲求全,暂时隐藏自己,待时而动。但发觉实际操作下来,十分违背我的内心准则。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想了想,对于我,“达”是不可能的,独善其身也许能勉力为之。孔子坚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我觉得,在原单位得到越多好处,越感到“耻也”。

维克多·弗兰克告诉我们:人有终极的自由,那就是 ––– 选择的自由。

所以,我选择辞去所有公职,离去。

✔ DONE 众人拾材火焰高 misc@感悟

程序尽量要开源,这样才能更快进步。很多科研工作者好容易写了一个计算程序,掖着藏着,生怕别人偷去了。最后的结果是,无论工作多好,都无法正确继续下去。

想起一个切身体会的例子。目前用变分法处理电子与分子散射的方法和程序主要有三种:

  1. V. McKoy 等人创建的多通道 Schwinger 法;
  2. P. Burke 等人创建的 R-matrix (R 矩阵)法;
  3. 我的导师的导师 C. McCurdy 等人创建的 Complex Kohn (复科恩)法。

其实,1979 年国际学术年会的时候, R-matrix 法结果还远远比不上另外两个,但到了今天,我看 R-matrix 法快一统江湖了。虽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Burke 等人把自己开发的 R-matrix 程序包公开在网上,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索取,并继续开发。 众人拾材火焰高R-matirx 法发展得越来越好。而另外两个方法,程序包只在自己的课题组内部流传,外人就算搞懂了理论,也由于没有程序可以实践,完全无法实用。

到现在,Complex Kohn 法除了 McCurdy 自己和学生在用外,其他人几乎没有用这个方法做出好的工作;多通道 Schwinger 法大概传到了巴西,Bettega 课题组大量用这个方法发文章。不过我写信去请教他们,没有任何回音。而反观 R-matrix 法,我从网上下载了所有的源代码,再仔细研读 Burke、Tennyson 等人的文章,竟然也可以用 R-matrix 方法计算实用的体系,并发表了 SCI 论文。

所以啊,一定不要“小心眼”,觉得程序公开了,别人就会“剽窃”自己的成果。其实,没有了大家的合作,不管再好的方法,最后都会束之高阁。想起当年读研究生时,看到过其他课题组有些教授不知道从哪拷了程序,连学生都不给看源码。现在,也只是尘世间的一粒灰尘而已。

✔ DONE 书非旧不能读也 reading@读书

顾衡、吴军和包刚升先生在自己的书或者得到课程中,多次提到《联邦党人文集》,认为这是一本理解现代政治的好书之一。不禁想起我当年在川大读博士时,不知道怎么就对政治感了兴趣,或者仅仅是为了学习英语,就跑到图书馆借阅《The Federalist Papers》。在布满灰尘的 8 楼书架上,翻到这本书,然后在末尾看到借阅记录:上一次有人借这本书大概是 91 年,再上一次是 88 年。嗯,当时我去的时候是 99 年。有时候真是感叹,一些人当成宝珍藏的事物,在大多数人看来,其实就是灰尘而已。

再想起,我在九眼桥旧书摊和鄢校长抢书的事情。花了 5 元钱买了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结果书摊老板说这种书根本没人要,看我如获至宝地抢在手里,觉得可怜,顺手又附带送我一本英文的。

唉,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联邦党人文集》很值得一读。

鄢校长就是川大的老校长鄢国森教授。96 年我奉导师之命去鄢校长家里安装 Linux 系统。间隙,鄢校长谆谆教导我:咱们这个专业,有两本书一定要读好。一是 P. A. M. Dirac 的《量子力学原理》,二是 Szabo 和 Ostlund 的《Modern Quantum Chemistry》。

狄拉克是大物理学家啊,当然要读。英文版的《原理》一书,我是手抄了一遍,通读了三遍。实在是每次读都受益匪浅。可是 Szabo 的书,我就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直到后来去美国,在 Schaefer 教授的实验室里,发现他得意的几个学生,Francesco、Jeremey、Andy 等,对里面的公式简直是顺手拈来,推起方程毫不费力,才发觉自己没有领会鄢校长的意思。赶紧重新研读,不懂的地方请教实验室的谢尧明老师,三个月后才舒了一口气。顺便说一下,谢尧明老师是鄢校长在国内的大弟子,八十年代初就到美国攻读博士。所以啊,我也算没有辜负鄢校长的嘱托。:-)

✔ DONE 《鱼翅与花椒》 reading@读书

《鱼翅与花椒》是英国女孩扶霞的著作,其实就是一本讲四川美食的书。这本书不论是书名还是讲述的内容,似乎都很难引起大众的兴趣。也难怪顾衡在好书榜推荐时,虽然大力赞扬,我却没有动力找来看。直到昨天,我打开了这本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已经放不下了。尤其白天写一天程序后,晚餐后灯下慢慢翻来,闲适无比。

扶霞的文笔真是幽默风趣,描写的成都文化如此的细腻又逼真。我在成都生活整三十年了,很多饮食和生活方式都融入了血液。除了不说成都话以及从来不看四川和成都的电视台外,大概和一个成都人差别也不大了。但读这本书,还是新鲜又亲切,如同一个老朋友在对面娓娓道来,龙门阵摆得巴适。

扶霞说她 90 年代中期在川大访学,住在“熊猫馆”,就是那个时期尝遍成都美食。我当时正读大三,经常在熊猫馆外面来来回回,觉得里面的老外个个都是宝。唯一一次进去还是为了接待香港来的学生团,被外事办的老师在里面培训外交礼仪。没想到,当时一个英国人经常和我擦肩而过,储备着未来要写给我看的文字,真是奇妙啊。

扶霞作为一个英国人,刚开始看待中国的食物,的确有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有些感觉是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仿佛这些从我出生就固化在基因里。比如,有一章她形容刺参(就是一种海参),说看起来像男性的某种部位,上面还调皮地长满了小刺。这种描述法我可大开眼界,又过目不忘。为什么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呢?还有鸡郡肝、牛百叶、鹅肠….,等等动物内脏。我们习以为常,老外们接受起来,可得费一番劲了。

不同的文化,带来不同的感受。多接触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可以给平凡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我见过许多人,一辈子都只从自己固有的角度看问题,这是非常遗憾的。

真是强烈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想起顾衡推荐它时,还借机大力称赞川菜。有读者请顾老师也表扬表扬山东菜。顾老师嘴一撇:山东菜,平常一张大饼卷一颗葱,过年一摞大饼卷一捆大葱,有啥好说的?哈哈,于是我们都猜测,顾夫人一定是成都人。

✔ DONE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reading@读书

刚读完郭建龙先生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一书,很有启发。书名有些不太好,让人误以为是哗众取宠的地摊文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严肃的历史与经济学史结合的著作。作者查阅无数严谨的历史和财政金融资料,详细解读了中国近代以前的商业和金融发展历史,从财政角度分析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变迁原因。黑格尔曾说,古代中国没有历史,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虽然有些偏颇,但亦指出了本质。

很多人看历史,津津乐道于宫廷的八卦秘史,醉心于权力斗争。实际上,历史更重要的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帝国财政的合理运用,是老百姓幸福的关键之一。

吴晓波也写过系列的中国商业发展和财政变迁史,但似乎倾向于从特殊的个体(或者说成功的人)角度撰写,有失公允。关于商鞅、桑弘羊、王安石、张居正等等的思想以及变革结果,本书与吴晓波的观点有大不同。交叉来看,获益颇多。

为什么吴晓波和郭建龙两位对同一事件有如此大的区别。个人愚见,吴晓波先生是一名优秀的财经作家,但并不是一位学者。作家与学者有大不同。作家适合宣扬某一种观点,但并不擅长仔细地考证和研究。作家不对历史的真相负责,也不依据严格的逻辑分析和确切的数据处理。大胆假设得多,小心求证得少。故学者为了客观和真相,不得不舍弃一定的趣味性和易读性。作家则反之,为了观点的易于传播和流行,有意无意地会夸大或者隐瞒某些事实。

初读某一方向书籍,可看流行作家的书;深入理解某一观点,则严肃学者的文章,不得不看,不能不读。

✔ DONE 高观点下的教育 education@教育

陶哲轩大神继续给女儿他们上课,大家都非常激动。(当然,心里也是希望 Cladek 教授早日康复的。)

其实啊,好的老师在哪里都是稀缺的。之所以期望大神来上课,并不是因为他们口才有多好,或者可以讲高深的内容。而是从高层次的观点下讲低层次的课程,才可以把知识真正讲透。正如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学过了高等数学,但是让他/她直接来讲授高等数学课是完全不行的。等学了更多的数学,明白了空间和流形的思想,再来给学生讲授高等数学,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我家里有套克莱因写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读了之后真是耳目一新,喜不自胜。难怪是数学教育的不朽杰作。以克莱因作为哥廷根学派创始人的宗师身份,来写初等数学教育的教材,正如费曼来写《物理学讲义》一样,其思想永不过时。

回想起我当年学高等数学,虽然学习的时候做了一万多道高数题,但也仅仅处于会做题的阶段。直到有一天,我从旧书摊上淘到华罗庚先生的《高等数学引论》一书,拜读之后,才豁然开朗。华先生真是谦虚,把这套书取名为《引论》,实际上内容已超过绝大多数现在本科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了,甚至有些数学系本科生学的数学分析,也没有讲这么深刻和透彻。这就是大家写小书,控笔能力才是大师水准。

很多老师,满足于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清楚,没有学会从更高的层次上俯瞰所教的内容,这是不会真正讲好课的。可惜,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只是,苦了学习的学生。

✔ DONE 四川联大往事(一) misc@感悟

母校在发校友卡,我急急忙忙地申请了一个。看着这个与母校仅存的一点联系,不禁勾起了当年的好多回忆。1992 年高考,最拿手的数学考砸了,只好听从父母的建议回四川读书。当时,川大、电子科大、华西医大、成都科大在河南的收分一样。班主任说,川大毕业有可能要当中学老师哟(不知道他听谁说的)。老爸赶紧拒绝,不行不行,不当老师,放弃;电子科大以前有军校背景,有可能要到部队上去哟。老爸慌张,不行不行,咱家独生子,不能去当兵;华西医大?轮到我摇头了,从小就害怕医生啊,坚决不行坚决不去。于是,就来到了成都科大。现在想起来,一点单纯的想法,几多偶然的猜测,就决定了高考志愿,真好玩啊。

来到学校,看别人都在同学会。我是中原油田的,油田子弟。虽然从河南考过来,但是一句河南话不会说,河南同学没人把我当成同乡;四川人民显然不认为我有四川血统;重庆?我一岁多就离开重庆了,身上一点重庆影子都没有。只好和张忠伟两个油田来的人,相依为命——忠伟,谢谢你当年照顾我啊。

川大和成都科大要合并的时候,我们是没什么感觉的。只听说川大不愿意,科大也不愿意。科大教师还去 you xing ,被劝阻回来了。然后就是搬个小凳子,坐在电影广场,听时任四川省省长肖秧在广播里说:这个四川联合大学好啊,我们加个括号,把川大和成都科大都括进去,以后还可以把更多的学校括进来。我就两眼望天,心想,以后四川的大学都括进来了,咱们就是天下第一了。

结果最后,入学的学校没有了,毕业的学校也没了。通知书不知道老爸还有没有收藏纪念,毕业证我是留着了。有人说,可以去换成四川大学的毕业证。我开玩笑回答,打死都不换。这多珍贵啊,上面还有陈校长的印章呢。

✔ DONE 如何与世界相处 misc@感悟

:ID: 410ACF3E-4029-4197-B95D-97C8774363C9

如何做一个靠谱的人

  • 事事有回音;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
  • 及时反馈,形成闭环。

团队精神

思维决定位置

  • 领导者:“这事我负责!”
  • 顶梁柱:“这事我搞定!”
  • 左右手:“这事我来做!”
  • 基层人:“这事我要学。”
  • 多余人:“这事找谁啊?”
  • 垃圾人:“这事不怪我。”
  • 落后者:“这事没人教。”
  • 寄生虫:“这事为什么我来做?”

如何做一个管理者

优秀领导者的特质

  1. 有勾画蓝图的能力
  2. 有让他人追随你的能力
  3. 有实现理想与抱负的能力

案例:曹操

  • 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 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 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 令行禁止,以法制人;
  • 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 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 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 DONE 构建笔记系统 study@学习

:ID: 328E7380-BF24-417E-B052-4BAD54BA7B04

学习、积累、融合、创新,这是我们创造知识的基本步骤。在这个过程中,笔记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整理、归纳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启发我们发现知识的联系。因此,做好一个笔记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理解笔记系统,我们要先明白一些原理。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一文,将原理阐述的比较清楚。实际操作篇也有助于做好一个有用的笔记系统。

记笔记的原则

具体写笔记时,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

  • 不能原文照抄
  • 要用作者或者文中主人公的视角进行主要论点的叙述
  • 尽量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评述
  • 尽可能地写下论点形成的逻辑过程

笔记的作用

  • 整理知识点
  • 梳理脉络,明晰结构
  • 方便交叉检索
  • 方便日后查询和回忆

强力研读笔记

(摘自万维钢精英日课)

  •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如何记笔记

:ID: 0C0CF913-8F0D-442F-A127-DF120D32CD9D

笔记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工具。从一张随手记录的纸,到精心装扮的笔记本,甚而到今天各种花里胡哨的电子笔记本,都可以作为笔记的承载体。如何做好笔记,必须始终基于一个基本原则:笔记的内容是为了帮助大脑学习、理解、链接,最终固化为自己牢靠的知识体系。

笔记的基本形式

按功能分,笔记有三种基本形式:

  1. 随手记录的所思所想所悟;
  2. 逐步更新的学习记录;
  3. 基本定型的学习记录,可用于今后的索引。

更多的形式,反而会阻碍笔记的记录。尽量简化形式,注重实际。

如何做笔记

✔ DONE 学习的途径 study@学习

:ID: D1CF20C0-7229-47D0-9FB8-9273D908C661

唯一有效的四种方法

理解和真正掌握某种知识,是极其重要的。现实中,我们常常收藏了某个知识,或者暂时记忆背诵了某个内容,就自以为明白和掌握了,这是非常肤浅的。若想掌握某项知识,并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正确的学习途径就必不可少:

  • 同时运用多种方式学习和记忆:包括视听结合、手写机打,总之就是尽可能调动一切接收信息的能力;
  • 及时复习:遗忘曲线不可盲从,但必须得有间隔性地复习;
  •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或者写作下来,切不可照抄;
  • 将所学习的内容加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网状结构中,使之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与原有的知识形成关联。

✔ DONE 大学教育 education@教育

在高校读书工作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经常有人问起的一个问题是:高校教师究竟应该以教书为主还是做科研为主?刚开始我以为这样的问题是不用回答的,因为现代大学不论中外,都有三个职责: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前两个工作也是广义的服务社会。既然有三个功能,又怎能只偏向其中一个呢?

可是,问的人很真诚,似乎很想知道答案。于是,我也经常参与讨论。结果却经常是吵得一塌糊,大家不欢而散。慢慢地,我也发现,一些人是真的疑惑,但更多的人是因为利益相关,才各执一词。其实不论是教学或者研究,只要你不擅长,自然就夸大另一方面。凡事与利益纠缠在一起,就无所谓是非,只有偏执了。

学校当然是以育人为主,但问题在于,说起教育,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很多人一提起重视教育,就是加强课堂教学,教师认真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代传一代,薪火相传。

我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相反,我更欣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

我理解的教育,就是 传授给学生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尤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比一百年前,甚至二十年前,都远远超过了。我们每天面对的问题,很多是以前闻所未闻的。刚面对的时候,完全无所适从。可是,我们无从逃避,只能去解决。

解决的好与坏,就和个人的能力大大相关了。但现在国内的大多数高校,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教导学生,教师只管照本宣科,学生只管考试及格。我们对教育的评价甚至已经降到,认为把书本知识讲清楚了,就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能够讲得学生不睡觉,就被认为是一个优秀老师了。至于学生未来如何,那不关学校的事。反正只要毕业了,把学生丢到社会上去,他们自然会生存下来。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中国的学生反馈:我们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都不是来自于学校,反而大多是自学才掌握的。我们怀念大学,更多的是怀念我们的青春,以及建立的人脉资源关系。

社会需要人才, 但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我常常想,如果一个老师自己都没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他/她如何能够把这种人类最重要的本领传授给学生?学生又如何才能拥有创新能力?我们的高等教育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否则,总理也不会各种场合大声疾呼,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

所以,科学研究除了探索世界的作用外,在学校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帮助学生建立如何解决未知问题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问题你不知道答案,即使这是一个已知的问题,对你来说也是研究。从初次面对问题时的一头雾水、毫无头绪,到寻找相关的工具来试探解决,再反复地试错,查找文献,与人讨论,……,甚至自己发明工具,直到曙光初现。这整个过程不就是一个研究历程吗?

学校的教育可以简化这个流程,就如同我们可以模仿工厂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训练学生,但不能缺失这整个环节。如果一名教师,还是死守着自己当年学习的方式和知识不放,是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传授学生解决未知问题能力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反过来,如果一名教师只会自己做科研,不愿意或者不能把自己如何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总结提炼再传授给学生,也不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借口教学忙不能/不愿意做科研的老师,和借口科研忙不能/不愿意做教学的老师,也许,都只是利益纠结,忘了高校的本质。大学,不是研究院,更不是中小学。

今天听最新的罗辑思维,正好讲到世界是不连续的这个话题和观点。我们无法从过去的知识中判断未来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是快速变化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失去了自我学习、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就只有被淘汰。人如此,学校如此,社会也如此。

照片是我在斯坦福大学校园拍摄的,全世界能够把教学、研究、服务社会做得这么好的高校,斯坦福大学应该数一数二。我十分赞赏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理念: 培养创造力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 DONE 理论和计算 misc@研究

终于完成了这个理论和程序,剩下的大量繁琐计算就交给计算集群吧。

这是在美国的时候,Allen 教授就和我讨论想要解决的问题:关于两个电子关联效应的二阶微扰极限。因为微扰不同于变分法,不是能量越低越好。但也不能就此认为微扰的判定没有准则。这个工作就是想告诉大家,双电子情况下,二阶微扰理论的下限在哪里。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主要是卡在三电子积分的精确求解上。这周我终于借助 Mathematica 完成了这个九维积分的快速精确求解,在实际计算中,可以精确到四十位有效数字。

我有时会想,这些年是不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杂事情上,说不定可以早点解决?也或许这些年认认真真学习关联理论和 Mathematica ,厚积薄发,积累久了才可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资质不算聪明,只有靠勤奋才能弥补一下。

常常有人问我,做计算的和做理论的有什么不同。仿佛现在宣称做理论的都在用一个现成的程序算一算,得到数据就可以发表了一样。其实,计算只是研究的一个手段和工具而已。真正的理论,是要探索未知的世界,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使从本质上说只能有概率性的答案,但必须真正解决一个问题。

✔ DONE 人生不如意事 misc@感悟

今天凌晨,爬起来看美洲杯决赛。虽然我很累很困,但因为有梅西,有阿根廷,仍然坚持,在黑暗中捧着 iPad 观看。

从黑夜到曙光来临,经历了加时赛,阿根廷还是输了,倒在了点球码上。当伊瓜因罚丢的时候,我注意到梅西转过了头,也许在感叹又一次的决赛失利。

梅西今年已经拿了三冠王,大家都在评论他是不是新一代的球王。可是,我们都知道,他一直梦想为阿根廷拿一座大赛冠军。去年世界杯,他失败了;今年美洲杯,他还是没有成功。放眼未来,也不知道成败几何。

每天都上网浏览虎扑的,今天起,也不敢看了。知道上面一定是扑天盖地的批评、嘲讽。梅西,是不是球王有什么关系呢?也许,失败的英雄,更让我牵挂和喜爱吧。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强如梅西,也未必比常人更快乐一些。那萧索的背影,更让我魂牵梦萦。

以下是 2014 年世界杯决赛后的感悟,可见,悲伤依旧还是悲伤。


12 年前,我孤独地为德国队祈祷,但最后,是巴西捧起了大力神杯。今天,我仍是独自地为阿根廷队祷告,还是没有成功。

很多人问我,最喜欢的球队是哪个?我会毫不犹豫地说:阿根廷。其次是荷兰,再次是德国。所以,这届的世界杯我纠结了两次,一次喜忧参半,一次黯然神伤。记忆中,那个长发飘飘的阿根廷队,有肯佩斯,有卡尼吉亚,有雷东多,有巴蒂斯图塔……。现在的阿根廷,有我喜欢的梅西。低调,不张扬,才华横溢。也许,悲情英雄,永远都是我的最爱。

94 年的巴乔、02 年的卡恩,现在,14 年的梅西。

祝福你,梅西。

✔ DONE 研究生招生 education@教育

又要到每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的时候了。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复试其实不是在选拔更优秀的学生,而大多是在调剂考别的学校分数不够或挑剩下的。因此,绝大多数考生对物理和化学的兴趣极低,只是为了读研究生而读,或者不想面对复杂的社会,不敢去找工作。

每当这时,我都心情极其复杂,对于测不准原理都无法正确描述、表象是什么意思都一片茫然的学生来说,这个物理的硕士学位该如何读下去?我根本不相信在研究生阶段他/她可以奋发用功,既可以把基础补上来,还能够攻克更艰深的学术问题。因为,从他们的眼神里我没有看到任何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分子,按照我的本性,我应该劝他/她不要读这个物理学位,而去找寻自己喜爱的事情。即使今年找不到,来年,或者两三年之后一定可以圆梦。

以往,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很自由自在,学生也很开心。结果,自然也是皆大欢喜的。可是现在,我却不能这样随心所欲—因为我要维护这个硕士点的存在。如果我这样劝说学生,就会招不够学生,明年招生名额就会减少,慢慢硕士点就会被取消。所以,每个点的负责老师这几天都在想方设法地动用各种关系,巧舌如簧,“坑蒙拐骗”,只要能把学生诓进自己的圈子。各位老师,也在明争暗斗,以期能多几个劳力。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想起车站里拉客的导游,或者住宿,或者拉车。无论条件如何,只要上了他们的车,你就无可奈何,他也大功告成。

我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拉客了?我崇尚的自由选择、随心所欲又到哪里去了?就因为我在这样的体制下,就因为我要维护既得利益吗?

这不是我的本性。实际上,我一点也不热衷于指导学生。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包括老师和学生。大家在一起,是因为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共同来解决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你愿意学,我就愿意讲;你喜欢听,我就乐于分享。如果我也不懂,就和你一起学习。如果你先明白,我安于做你的学生。今后,你展翅高飞,我在这里欢喜祝福。

所以,我的学生很少。我不羡慕,更耻于与靠学生赢利的人为伍。

✔ DONE 素质教育 education@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其实非常简单。

  1. 培养健全的人格
  2. 培养学习的能力

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发展的能力。这个能力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拥有这个能力的人才能叫大学生或者是本科生。

21 世纪的今天,专业对口应该是一个世界难题了吧?我们教科书的内容能跟上这个社会的发展吗?如何让我们通过学两本教材就能干好某个工作?比世界难题可能还要难。有些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出发点是落后的,让我想起了那个广告,“学技术,去蓝翔。”

蓝翔的技校生的标准是记住“修车的过程”就可以了,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必须还要思考、学习“车为什么这么修”,更要去研究“怎么修更好”。这种思考的能力和欲望就是素质教育培养的内容,这也是技工和工程师的本质区别,更是技校和大学的本质区别。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四个字—君子不器。

大学出来的学生迷茫、迷惑是正常的,懂得思考的人才会有迷茫,如果短短四年就让你把理想、把社会这些需要思考的东西都想明白,那才是奇怪的。不迷茫的人往往不去想,上班挣钱混日子。没有理想的人多了才是可怕的。

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适应发展、适应社会,君子不器。中国高校在培养综合素质的方面和西方还是有差距的,强调的标准倒是不少,但扯淡的成分居多,而且教育内容落后。我觉得中国高校可以参考美国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他们的课程设置,提高真正的素质能力。

✔ DONE 《漫谈二流大学》 education@教育

我一直觉得博客要自己写的才好,老转他人的文章不舒服。但今天看到李志文先生的这篇文章,很有感触,基本同意他的观点。链接在此,时而温习之。

漫谈二流大学

如果打不开链接,我将原文重新排版整理,放在下面:


:ID: A8D1E74B-778A-42F2-A141-F2360AAF1F91

漫谈二流大学

李志文

2012-04-25

这是我到浙大写的第一篇文章, 我在2005年就在清华,带着浙大校友、我的博士生钟瑞军为浙大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重地,做了一大堆纸上谈兵的工作。我们两个傻瓜,没昼没夜没报酬的为浙大写了大量没人看的报告。后来想想,真有点像孙文上书李鸿章,孙文不傻,李鸿章不笨,只是这个国家病了,患的是百年慢性农民综合症 (chronic peasant syndrome) 。一百五十年来,个个国家领导人,都满怀雄心壮志的为这个国家鞠躬尽瘁,慈禧死了、溥仪退了、孙文让了,袁世凯中风了,蒋介石在小岛上抑郁了……,我们中华农业大帝国依然是有浓浓的土味,污秽中带着虚假,狂妄中带着自卑。

我不后悔我选的人生道路,我在这孤独蜿蜒的人生路程上,慢慢的找到了意义。发现人生含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没有白活。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没有白活。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在浙大漫漫路程的第一步。在世界走入商业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个国家、这块土地、这个生命,不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党的,是属于所有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是在法律的界定下、智慧的衍生上,属于我们自己的。

2010年2月1日

漫谈二流大学

November 11, 2006

浙大新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对大学发展,谈了些相当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

然后,他做了精辟的分析:“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更多。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 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上面这句话讲得太对了、太好了。不是在世界一流名校待过较长时间的学者,是不会有此高见的。杨卫到底是开国以来第一个当了大学校长的长春藤毕业生。

按照杨卫的标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刚刚进入世界的三流水准。十年前,中国大学是没有资格谈 SCI 的。现在,前五名的学校,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京在 SCI 的数量上,现在已经能在亚洲占一席之地,拿到美国比比,也不见得丢人。中国有人海优势,再往后,这个成绩会更好。但这种比法再往后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家二流学校,不跟咱比这个。要用人家二流学校的比法,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又回到起点上:重新洗牌,咱们的成果几乎是零。

我今天要谈的是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还要做多久的三流大学?我们怎么才能进入一流大学,顶级大学是人人没有把握,只能当做一个崇高的目标。

我个人幸运的在美国顶级大学待过,我的助理教授中的三年就是在芝加哥大学待的,然后到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当副教授。1980年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与经济系,应该是顶级,甚至是第一。在1990年,芝加哥统计过,90% 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所有知名商学院的会计学与金融学的当家学者(是讲座教授,但通常不是系主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这几年,芝加哥大学的经济与商学,一流没有问题,顶级可能就不是公论了。现在顶级的位子,应该是哈佛与沃顿。1983的沃顿应该只能算一流,哈佛商学院连一流都谈不上,甚至是被认为是一群二流学者拿着哈佛的老牌子在招摇撞骗。我的母校罗彻斯特大学在我念书的时候 (1974),应该是一流大学在做顶级大学的梦,现在是一流大学在往下降。我现在担任讲座教授的杜兰大学应该是一流的尾巴,杜兰从来没有做过顶级的梦,想都不敢想,连一流都岌岌可危。 表上都是美国的大学,二次战后,老美在各方面称霸了六十年,学术也不例外,不能不用老美来做度量衡 (calibrator)。英国的三家,是十八世纪大英帝国的回光返照。

从我的分析来看,大家可以知道,二流与三流可以按学校来分,一流多少能按学校分,顶级的大学与顶级的专业就不一定在同一个学校了。顶级大学的排名是相当稳定的,基本上取决于历史、资源、及地缘环境。顶级专业的排名是相当不稳定的,走掉一个大师,或大师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顶级的位置就保不住了。以大学来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应该是三流,但在清华与北大,有些专业领域已经有点二流的味道,浙大是扎扎实实的三流。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大学是不入流,别难过,印度也一样。甚至日本也好不到那里去。日本自从百年前,有些大学冲进三流后,绝大部分的大学还是不入流。日本是靠武力与团结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学术与思想上面是没有太多的建树的。这几年,北大与清华的国际化与超前意识,比绝大部分的日本大学要来得强猛。

我曾在香港科大做会计系的创系系主任,在离开科大那年,按顶级学术成果排名,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多少是玩了花招,1999年的香港科大会计系应该是扎扎实实的二流顶端,应该是美国之外的第一名。香港科大的这个第一也是岌岌可危,香港中大来势汹汹。在会计学与金融学的领域里,全是老美天下,老欧只有亦步亦趋的份。由于拥有大海龟与牛外教,在会计与金融领域,香港的三大(港大、中大、科大)基本上比欧洲大学好,而且独步亚洲。

什么是二流大学?

杨卫为二流大学做了相当好但不完美的定义: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它不完美的地方,在『一年能···发一两篇』这句话上。我认为到了二流学校,基本上,已经不用简单的数字管理,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最好杂志一年能发一二篇,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是,别说二流大学的教师了。我下面会详细分析。

我先分析一下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的不同。三流大学,应该是像美国的 California State, Kansas State, 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浙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有一个共同特性,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外行官员管内行学术专家,就是咱们所说的『红管专、外行管内行』。这些外行官员都要找一些『客观标准』来做管理依据,就自然的数字挂帅了。 在美国 这些大学都是资源较少的州立大学,这些大学,有些就被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像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ies。有些是小州的州立大学,像 Kansas State。这些大学,校长底气不足,难以抗拒州政府与议员的干涉。天下英才有限,到了这些学校,能分到的人才,就微不足道了,数字管理,简单明瞭,成本低廉。在亚洲,官本位下,校长发挥空间有限,许多是新兴国家,资源也有限,发展学术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教师们有拿到学位后继续念书的习惯。用 SCI 数目来管教授,就如同用考试来管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质教育与学术效果,但总比不管好。到了不入流的大学,基本上就是随意管了。台湾的有些私立大学,大陆的大部分大学就是这一类。

表一是基于美国大学最被认可的排名,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的2006 报告,再依照我自己的判断,为顶级、一流、二流、及三流大学列出一些例子。每一流中,按照排名的顺序,由高而低罗列。顶级与一流是全部罗列,二流、三流众多,只是例列。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的排名,是在美国最少争议的了。排名免不了主观判断,这个表只是例子,不是科学 。表中的顶级与一流大学几乎清一色是美国学校,是因为美国有最好的制度设计,几乎把全世界的学术精英完全吸收过去。我在一流大学里,列了法国的 Ecole Polytechnique,其实只是『公平』的考虑。法国的 Ecole 有点像中国的清华与北大,学生是最好的,不输给任何的一流大学,设备还不错,但是师资与学术环境就比美国的一流大学差多了。亚洲的三家二流大学,香港的科大与中大,日本的筑波都有很大的美国影响。读者可以指责我有偏见。我走遍世界,在欧、亚、北美、南美各国中的顶尖大学都有些朋友,参观大学、分析学术环境是我的嗜好,本文只能说是我的看法,不能说是我的科学论断。学术是尽可能的寻找客观的数据,但是学术结论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顶级大学 一流大学 A 一流大学 B 二流大学 三流大学
Princeton Univ. Pennsylvania UC-San Diego Maryland 东京大学
Harvard Columbia UNC-Chapel Hill Florida 大阪大学
Yale Duke U Illinois Ohio State 清华大学
CIT Brown UT-Austin U Pittsburgh 北京大学
Stanford Cornell NYU Boston U 首尔大学
MIT UC-Berkeley U Virginia Texas A&M 台湾大学
Chicago Washington U Tornoto Rutgers 浙江大学
Northwestern UW-Madison Purdue National Singapore U
Carnegie Mellon Ecole Polytech. U Iowa U Alabama
U. Michigan USC Indiana-Bloomington U New Hampshire
Johns Hopkins U Brit. Columbia 香港科大

依照作者判斷的大學流別示例

在表一,各位也可以看到,顶级大学全是美国的私立大学,较好的一流大学,还都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到了一般的一流大学,公立大学就多了起来。二流大学与三流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学。没有列在表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私立大学,是不入流的。这就是资源与体制的互补了,私立大学体制灵活,如果有足够的资源,会办得比公立大学好。如果资源不足,私立大学的灵活体制反而导致它们胡作非为。

台湾的台大,大陆的北大、清华、与浙大,被分到三流,是让人非常气愤与不服的。台大、北大、清华、浙大的学生素质绝对的超过我任教的杜兰大学。台大、北大、清华、浙大的老师的『脑素质』也不逊于杜兰大学的老师。为什么杜兰可以在一流大学中吊个尾巴,而我们的北大、清华被列入三流呢?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杜兰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北大、清华、浙大是中国的国立大学。环境与体制,决定了学术机器的生产效率,原料的品质(老师、学生的天生素质)当然也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学术成果),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二流大学,应该是 SUNY/Buffalo, Rutgers, Florida, Kansas, 与香港科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由于资源、地缘、历史因素,没法子与一流大学较短长。表上的一流与二流大学的运作、目标、渴望,基本是一样的。它们只有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差别。顶级大学的年轻副教授通常是一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一流大学的少壮副教授通常是二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之间的交流就要少多了。北大与清华已经有点二流大学的架势,就是因为,它们已经有点能力在一流大学的少壮精英头上动脑筋了,例如清华用了五年的时间操作,礼聘钱颖一从 Berkeley 回清华,浙大才刚刚有这个概念呢!

在顶级大学,谈文章的篇数,是粗俗的行为,被大家取笑、不耻。 在那种学校,著作等身、大气蓬勃是理所当然,有什么好吹的?在一流大学,学者是梦昧以求『这辈子』能有『一、两篇』 传世之作。 但是这个梦是深藏心底,不能说的,说出来就下流了。在二流大学,是公开的说:『想当教授,就得有一、两个全垒打』。意思就是,想当教授,非得在顶尖杂志,发表一、两篇论文不可。如果像杨卫说的,每年要发一、两篇,就成了『牛饮』,只有三流学校的牛才这么公开的鬼叫。二流学校公开招聘讲座教授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品质,不是数量。可是在内部提升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数量,不是品质。人家已经都做牛做马怎么多年了,没有功劳有苦劳,咱二流大学资源有限,那能养得起这么多神仙?只要你还努力听话,时间到了,苦够了,也就当上了教授了。

看一个学校的教师管理机制,就能看出这家学校的定位。在顶级大学,教授几乎人人有个讲座(endowed chair),这些老爷都是千辛万苦从对手那里挖过来的。助理教授几乎没有一个能升上去,极少数能升上去的,老早就有对手在挖墙角,又得千辛万苦的挽留,年纪轻轻,就得给他个讲座教授。校长的任务不是『管』这些人,而是哄着他们,赔着笑脸,防着他们与别人谈恋爱。校长更重要的任务,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知道各专业领域的动向,聘请到领导未来20年学术方向的大师。校长对大师那敢说个『管』字,磕头都还来不及呢!那怎么『管』这些老爷呢?出个假货怎么办?别担心,这些人好管极了。只要你的学校有足够的大师,顶级大学当然是大师如云,他们互相把对方管得贼紧。老子好不容易混到这个江湖名声,才能如此吃香喝辣,我们中间如果出了一个假货,别人对我们的本事产生怀疑,我的数十年修行,岂不被糟蹋了?在顶级大学里,每周定期的研讨会就是擂台,那些大师们,在擂台上杀得你死我活。

当然,如果一个顶级大学,请了个无能校长,一口气找了一群假大师,这个大学就马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这个顶级大学就垮了。这就是为什么,顶级大学都在美国,又都是私立大学。因为只有美国的顶级私立大学才能发展出一个极精细的大师互相监管的『教授治校』的机制。美国的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用了三百年的时间,用世界最优渥的资源,运用市场机能,慢慢把美国的学术巨厦的上梁弄正了弄直了,美国的一流大学像伯克莱、康奈尔才能放心的让教授来管自己,管学校,甚至管校长。

美国的三流大学基本上是官本位,跟咱中国一模一样。李远哲这个学化学的书呆子,居然在台湾倡导『教授治校』,把台湾的大学变成政治角力场,乌烟瘴气!三流公立大学如果教授治校,全校教授一定『挖社会主义墙角』。没有大师级的学术地位,就没有了赔不起的面子。教授跟装配工都是人,没有了赔不起的面子,就可以不要脸,一旦没有人管,就一定不要脸。三流大学用 SCI 数量管教授,就是防止教授不要脸,在我们管理学,这叫做防止『道德危险』(Moral Hazard)。

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所耗用的资源是惊人的,在外人看来是极度的浪费与没有效率的。师资是名校的命脉,这个『浪费』与『低效』,在师资的培育上面最为显著。我用杜兰大学商学院做例子。杜兰商学院在过去十年,起码进了50个刚拿博士的年轻教师,每位教师的年薪,用2006的价码,是15万到20万美元,每个年轻教师可以待六年,不升就走人。这十年的投资保守的估计是15万乘6乘50,总共四千五百万美元。只有四位升上副教授。其他的都为二、三流大学做贡献了。我们的教授,基本上都是从外边挖角进来的,也就是说,顶级大学与其他的一流大学,用了更多的价钱为杜兰做了贡献。以顶级与一流大学合起来的五十家学校做群体单位,百分之九十的师资培育投资是为了二流大学做了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三流大学玩不起这个游戏,也就根本不玩了。从一流大学流落到三流大学的人,基本上都放弃了『研究』,反而,一直在三流圈子的学者,有些会兴味怡然地玩着三流大学的数字游戏。

有人会说,这些百分之九十的年轻教授,会为顶级与一流大学发表大量的文章,所以值这么多钱。哈!你就错了。杜兰的这50个人,在十年内,发表了大约50篇文章,其中三分之一是那升等的那四个人发的。其他46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具体成果。用浙大、清华的数字管理概念来看,起码四千万美元是打了水漂了。在美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博士毕业生,这一辈子,不会在顶尖杂志发表文章。顶尖杂志的百分之九十的文章,是百分之一的学者写的。在杜兰商学院,学术成果主要是五个讲座教授(师资队伍的5%)做的。

那么,我们不干脆就让这五个学者专做学问,何必花这么多钱,让这么多人陪着玩?这就是学术环境的成本,没有这么多人日以继夜的干,就没有一流的研究环境;没有九死一生,就没有英雄好汉。后面我会分析,什么叫一流的研究环境。

话说回来,中国可能穷些,中国的市场机制可能差些,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可能落后些。但是浙大、清华的许多教授的天生素质可一点也不比什么普林斯顿的那些书呆子差。凭什么人家可以教授治校,被校长哄着、伺候着,而我们清华、北大的念书人就得拍校长马屁、看书记脸色?我们也要教授治校,我们也要大师如云。好!有志气!那么,我们得先从三流大学转变成二流大学。下面我就分析如何把北大、浙大、清华转化成二流大学。

怎么样才能办成二流大学

我前面说过,顶级、一流、二流大学基本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差别在由于历史、资源、及地缘的关系 2。他们优秀的程度不同,他们的办校宗旨、监管体制、评核方式基本是一样的。这些学校实质上是教授当家。二流以上的大学是一群学者的合伙组织(partnership)。而三流大学比较像工厂,教授只是拿薪水的『笔耕者』及『口力工人』。二流大学已经到了民主体制,而三流大学是农业社会的君主专制。

从三流到二流要比从二流到一流难得多。从二流到一流,甚至从一流到顶级,只要有资源肯拼命,就有可能做到。而从三流到二流是本质的改变、是思想的改变、是文化的改变、是价值观的改变。用经济发展来做比喻。从二流大学到一流大学就如同已经是工业社会的亚洲四小龙想赶上英国与意大利。香港与新加坡用了三十年,到了上世纪末已经做到了。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就如同满清的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共和国的工业社会,打打杀杀一百五十年,到了1990年才算结束,经过了非常痛苦、血腥、漫长的转型过程。这转型的痛苦是由于价值观的改变与社会结构性的改变,影响了现有在位人的利益,让他们的人力资本,一夜间荡然无存。从二流到一流大学,是按同一个制度体系力争上游,而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是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由于新的制度体系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反抗、破坏、挣扎就大得多。

在三流大学的体系里,文章数、学生数、头衔、行政职位是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是物质报酬分配的依据。在全是三流大学的官本位国度里,没有也不需要开放性的学术市场。在三流大学的体制下,要累积文章、学生、头衔、职位这些人力资源可不容易。首先做学生的时候就得选一个大牌做导师,当徒弟的,沏茶倒水、上街跑腿,样样周到。毕业后弄头衔、抢职位,又得卑躬屈膝、心狠手辣,一样不少。带着一批弟子打天下,要远交近攻,合纵连横,交了不少朋友,结了不少世仇。在数字挂帅的体制里,比的不是真知卓见,而是组织能力,政治手腕。一旦改变学术体制,原来的学术领袖,就像满清遗老,痛哭流涕、顿失依靠。反抗的意念,这么会没有呢?

在三流大学体系里,博导可以任命,文章数可以计算,虽然不理想,但可执行性高,虽然大家做点没用的研究混饭吃,倒也有些次序,每个大学各混各的,相安无事。到了二流大学体系里,大师不是校长任命就行了,得有真知卓学,没有一个市场机能做信息处理与汇总的工具,谁又知道那个是真大师,那个是假大师?如果假大师的人数,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劣币驱逐良币,结果比三流大学体系还糟糕。三流大学的博导是绵羊,校长吼一吼,就乖乖低头吃草。二流大学的假大师,是披着珍贵貂皮的野狼,可以把校长都吃了。哈佛教授参议会才刚赶走一位做过财政部长、要改革哈佛教授懒散教学态度的年轻校长。谁对谁错,我说不清楚,人家哈佛有足够的真大师坐镇,如果那些假大师搞得过分,校长是冤枉的,真大师就都跑到普林斯顿或斯坦福去了。如果没有什么讲座教授因此离职,这个校长大概走得不太冤枉。这就是市场机制。中国有吗?这里有个小注脚。这个校长要整顿的对象,就是一个讲座教授, 他一气之下,拉了一批同事投奔普林斯顿去也。这位讲座教授是真大师、假大师,我不知道,隔行隔重山。但是,普林斯顿接受了这一批人马,哈佛校长因此去职,是非曲直,就有了公论,这就是市场机制。

办二流大学只是清华、浙大进入世界名校的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真正的教育家是办教育,而不是争排名,就如同真正的学者应该是好奇与探索,而不是算文章数量。争排名、做文章的毛手毛脚,我知道些,我也做过些。我一生的志向与绝大部分的精力还是做个真学者好老师。做为一个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我是不相信绝对道德观的,我认为道德是成本效益盘算下的产物,是社会制度的衍生品。做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科学家,我要贡献的是如何透过理性的分析,设计一套制度机能,让人们自然地依自利的动机,做到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此,我对清华及浙大的建议,不是怎么玩些手法,把排名弄上去,而是以社会精英的心态,怎么为中国打造一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在我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经清晰的指出,中国如果想要有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就得有世界顶级的大学,这两三个顶级大学,会带动几十个一流大学,这几十个一流大学,会带动上百个二流大学。这些顶级、一流、与二流大学是中国的知识泉源,会发展出千千万万的科技应用,会培育出无数个领袖、学者、与教育家。我任教的浙大与清华,应该有舍我其谁的抱负。

在我的举例与分析中,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创建顶级大学最重要的一环,是以学术大师为核心的市场淘汰、监控、与定价机制。顶级大学绝对不是一个官本位的农业社会能产生的。没有一个官,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识别学术大师,但是市场能。市场的识别能力超过任何的专家,市场的淘汰、监控、与定价机制是融合了市场所有专家的智慧。

中国以致亚洲都没有一个开放型的学术市场,在清华讲的是『三清』,东京大学谈的是『三东』。三清也者,本科、研究生、教授职位都出身清华也。看清华出身的清华教授谈起三清的那副得意像,真恨不得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这三流古井里的青蛙』。我自己也有『三台』病。四十岁以前,我的梦就是回母校台湾大学教书。整个亚洲的学术精英都染了严重的科举病毒。如果一个大师是在十八岁那场考试决定的,这个大师百分之百是假的。没有真大师,就没有二流大学,就别提顶级大学了。没有开放的市场,就不可能有真大师。货真价实的学术大师是在残酷公平的市场上,百炼成钢的结果。清华、浙大、东大、台大只是个三流大学,真正的症结就在这里。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二流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队伍不能有近亲繁殖。所有博士毕业生都要进入公开市场,不能留校。

大海养大鱼,小沟养泥鳅。学术界的大牛,集中在美国这个学术大草原,也就理所当然了。最大、最公平的市场杀出来的大师,应该是最厉害的。不只我们『落后』的亚洲得服气,近年来,连在『先进』的欧洲的大师都有浓浓的美国牛排味。清华、浙大要玩二流大学的游戏,就得进入北美学术大草原。各位看到吗?在表一,一个只有三千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加拿大,居然有两家大学被列入一流大学,就是因为地缘优势:它们位于北美洲英语语系的学术大草原。如果把杜兰大学、南加大往南搬五百里,进了墨西哥,杜兰、南加大就什么流都不是,这就是地缘优势。

在中国生根的浙大与清华,地缘优势就别想了。没有地缘优势,也能成为二流大学,人家香港科大不是就做成了吗?香港科大还一度有一流大学的恢弘气势咧!出大师的学术市场不是要大要公平吗?中国市场虽然不公平,谁能说不够大呢?只要我们能借用美国市场体制让中国市场做到透明与公平,三十年后,世界学术中心在那里,谁都说不准呢!

如果为了进入这个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要清华、浙大搬家是做不到的,但是参与英语语系的学术市场的必要条件,非满足不可。我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用英文谈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真是***憋气!深深的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心情平复后想想,咱们的汉文不就是中原西陲的秦戎话吗?中原周天子的话怎么说,现在谁也弄不清楚了。自然科学是不太受语言能力影响的,进入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对人文社会学科来说,要难得多。这是进入市场的必要交易成本。我知道,北大、清华的经济、管理科系已经在做了,香港科大的建校原则就是世界(其实就是美国)标准。我最近接到复旦大学要求我协助拟订世界顶尖期刊的排名,看来复旦也想杀进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了。

有效的市场机能一定要有优生劣败的竞争淘汰机制。美国二流大学以上,都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就是长聘(tenure)制度。顶级大学的长聘制度可以说是冷酷无情、惨不忍睹。连挂一流车尾的杜兰大学都是九死一生。长聘制度原来是保障教授的言论自由的,经过两百年的演变,成为美国学术最重要的『净化剂』。长聘制度是让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列入长聘教授的候选人,称为长聘岗(tenure track), 成为严格考核与培养的对象。 这个考核期,在顶级大学是九年,通过了就是正教授,而且很快的就是讲座教授。在一流与二流大学,通常是六年,通过后就是长聘副教授。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的重要不同点之一,就是长聘制度的严格程度。顶级大学的斯坦福的考核期是九年,而它隔壁一流的伯克莱是六年。

顶级大学经过九年的严酷考核,不被打死,就成了大师。在顶级大学里,副教授这个职位是短暂的过渡。在较好的一流(表一里的一流 A)大学中,大部分的长聘教授,都能升等,可是在一流大学里资源比较不足的学校(一流 B), 就越来越多的终生副教授。因为在一流大学里,升等的标准是看对手想不想挖你。没有人来挖角,你就好好的等着,一辈子都别想升成正教授。好的一流大学挖角的能力强,被挖的或然率高,流通机制好,就没有存货。次一点的一流大学,挖角能力弱,被挖的或然率低,存货就多。到了二流大学,实在没有资源玩这个游戏,但是还想成为一个学术净土,在给长聘时是按照一流的标准打了点折扣,到教授升等的时刻,有些就只看苦劳不看功劳了。北大、清华、台大都没有采用这长聘制,所以就该列入三流大学之林。香港三大,尤其是科大,对长聘制,已经很认真执行十年以上了。

这个长聘制为『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提供了丰富的供给与需求。有人称这个市场为『旧货市场(used market)』。旧货市场的买家,不都是穷人(较次的学校),豪门大户也热衷得很。因为真正的学术大师就像好酒,越陈越香。学术大师是二级市场的常客。在一流大学最常说的话题,在顶尖大学几乎唯一的话题,就是某某人有了什么成果,是怎么来的,又有那家学校挖他了。 这个丰富的二级市场,也为长聘制添加了新的功能:淘汰、筛选、信息、激励。对于一个极难客观评价的学术来说,长聘制的这些功能太重要了。没有长聘制、没有丰富的二级市场,就不可能有鲜活热闹、蓬勃兴旺的学术。由于中国没有长聘制,没有开放型的学者二级市场,中国就没有二流大学,更不必谈顶级大学了。清华就是请十个杨振宁来也没有用,请来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只是花钱买了个符号,培养了一个诺贝尔奖研究成果,才是顶级的大学。西南联大的吴大猷可以用杨振宁为例说他自己的学术成果,清华大学的王大中是没有资格这样说的。你知道吗?像杜兰这样的学校,是很少给诺贝尔奖得主荣誉博士的。我现在就是杜兰的荣誉博士遴选委员,我们要授予荣誉博士的,是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奖的人。锦上添花是三流人做的事。

在二流以上的大学里,重要行政职位,尤其是校长,都是全世界公开遴选的。权与钱是腐化的根源。一流大学有权有钱的学术单位,像商学院院长,基本上是从外引进的。一流大学的学术科系,每隔十来年就会从外面挖进一个系主任。外来的新主管有独立性,他不欠人情,没有瓜葛。他也有客观性,他可以冷静的分析这个单位的历史留存问题,他的做为与决策不会马上引发关联性的猜忌。他有开创性,把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引入。我有个亲身的好例子。EMBA 教学是芝加哥大学首先推出的,并不太成功。后来给西北大学摸出了门窍,杜兰大学就挖了西北大学主管EMBA的副院长来当院长,做了两年,就出了成果,哥伦比亚大学又从杜兰手上把他抢了过去。EMBA 就是这么样在美国遍地开了花,也影响了世界。

从我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浙大、清华如果关着门自己搞,是搞不成二流大学的。二流大学的建设要靠市场机制,因此想要摆脱三流大学的困局,就得拉了一群背景相同、资源相似、有志向前冲的学校一起干,组建一个即竞争又合作的学术市场。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里的顶尖大学成立像美国常春藤的学术联盟。与中国教育部共同推动,逐渐的将中国最有历史、最有潜力的大学的监管从教育部移转到校产基金会、校董会、顾问委员会的手里,将学术专业的监管移转到公开的学术市场。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导师邓小平,有个真知灼见:『摸着石子过河』。市场不是一天造成的。市场的优化过程,纯粹是经验的累积,结集所有参与者的经验与智慧,不断的改进与摸索前进,最后胜出的机制,不是任何一个设计师能单独推导出来的。认识市场机能在学术监管与激励的重要,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步,极不容易跨出,能跨出这一步,而不跌个四脚朝天,后面的路就会逐渐好走。

『摸着石子过河』的真髓是从一小步做起。张维迎这个小红卫兵,在北大搞的学术文化大革命,立意是好的,大方向也对,可是他可能患了他出国前上班的赵老板同样的错误:打击面广了些,步子快了些,调子高了些,手法硬了些。能让人家小老美,日以继夜、不眠不休、老老实实的干真学问的动力,不是校长室的一纸公文,也不是某某大师的大声吆喝,而是那些小老美俗不可耐的经济动机与市场压力。要在世界顶尖杂志发表文章,也不是随便说说就有的。学术这东西,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北大有这么多学者没有受过应有的研究方法、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的训练,硬是打鸭子上架,只有官逼民反。说到官逼民反,我在香港科大就患过同样的错误。三流大学的问题就在官本位的学术政策,做学术改革的也是用一纸官书,是很难成功的。

我觉得,学术改革,应该用利导而不是势逼,用市场机能,而不是用官方政策。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最容易突破的新成长点。对原有的教师与学术单位做增量改革。譬如说,把教科书教好要比做前缘研究容易得多,北大许多老师可能无法用英文发表惊世之作,用英文念教科书的本事总有吧!因此计算成果的时候,把文章数的比重压低,把文章质的比重加高,教好书的比重大于劣质文章数的比重,升等评核的时候,多邀请些香港与美国的华人教授参与,采用竞争上岗,竞争加薪。这些都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工作,学术本来就不是方便面。自古以来,成功的改革本来就是文火煮青蛙。有点良心与眼光的人都能看到张维迎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贡献,及对整个北大学术改革的贡献。但想要人人讲好话就难了,不被乱石砸死,都算你张维迎走运的了。

案例:香港科大是怎么沦落成为二流大学的?

香港科大的成立,在亚洲学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香港科大是亚洲第一个按世界一流大学的体制与框架搭建的大学,找到了真正有当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背景、见识、能力、与经验的吴家玮,到香港来负责这个划时代的任务。其实,应该说是吴家玮找到了香港来实现他的理想,而不是香港人找到吴家玮去实现香港人的梦想。我不认为,当时在大中华地区(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有任何一个官员或社会领袖真正懂得一流大学是什么回事。我要称赞香港的社会领袖,只有见多识广的香港精英才听得懂吴家玮说什么。大中华地区的所有自命为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或准校长,都应该在桌上放一本香港科大教职员手册,没事的时候,看看,悟一悟这些手册条文后面的含义在那里?

我大声疾呼,建议我现在的老板,清华的顾秉林与浙大的杨卫,请吴家玮做你们的顾问。你们有吴家玮的聪慧,但你们没有他的阅历。学问的领悟是要在一流的环境中长期的熏陶,才慢慢深入骨髓。顾秉林与杨卫在社会科学上没有被长期熏陶的机会。社会科学里的市场机能跟自然科学里的物理机能不一样。物理机能的道理能在书本说清楚九成以上,市场机能得靠从经验、观察、与失败中去领会。 只有在市场玩过,才知道市场规律。办一流大学的道理是社会科学,不是自然可学。本文开场中,引用杨卫校长的那番话,是在五年前,没有一个中国大陆的校长能说得出如此精确的。这是因为杨卫有在美国一流大学受过完整博士训练的经历,在做学生时,耳濡目染,听老师、同学点评英雄豪杰。吴家玮在 UC San Diego 当过常务副校长 (Provost),他的经验与智慧是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可贵资源。

现在把话头转回香港科大。在1991年,当我接受科大的邀请去香港看看的时候,科大寄来一些资料讨论科大的愿景及方案,其与众不同,就深深的吸引我。我与吴家玮深谈了几次,他的风度、气势、仪表、思想,与我见过的一流大学校长相比,犹胜一筹。他对科大的构想是许多美国一流大学校长的梦想,由于历史因素而只能是梦想。1991年到位的第一批教授,就是梦幻团队,同时拥有这一批学者,是许多一流大学无法企及的目标。在海滩之旁、峭壁之上的校园,吃定了书呆子的那颗清风皎月、美酒诗书的浪漫心怀。这个校园能让耶鲁大学校长嫉妒得高血压,更别提在可怕的哈林区之旁的哥伦比亚大学了。吴家玮带着科大的校园规划与建校大纲,到美国的顶级与一流大学转了一圈,立刻造成极大的轰动。我想,所有的华人,尤其是香港人,要为香港科大感觉骄傲与兴奋。香港政府应该把科大做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发展成整个亚洲的学术中心。

哈!我错了,大错特错。我刚到科大不久,有一次跟的士司机在车上聊起科大,他用非常愤怒的语气,大骂科大。说科大校长贪污,在家里盖了大游泳池,又说科大浪费人民血汗钱。我当时极为震惊,渐渐的,我发现香港的新闻媒体,几乎不报道科大,就是报道,也是批评多,赞誉少。在香港各角落,几乎闻不到一丝以科大为荣的气息。我们这一群很把自己当回事,在世界上也有些人把我们当回事的书呆子,在香港平民的眼中,啥都不是,就是一群糟蹋粮食的饭桶。

的士司机不了解科大,也就罢了,他们没有念多少书嘛,那晓得哈佛与活佛的差别?大学生该了解我们这些国际知名学者的来头吧?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不争先恐后的报考科大?哈!我又错了,大错特错。我在科大的时候,以师资的真本事来排名,科大远远的第一,中大第二,港大遥遥第三。由于香港的高速经济发展,越新的学校师资越好。港大最老,师资当然最差,当时有些港大的教授,可能还做不了科大的研究生。在香港待一阵子后,我对香港的高校招生有些了解,才惊奇的发现,科大是香港学生的第三志愿,甚至是第四志愿。要命!连香港的知识分子,也没有把我们这些很把自己当回事的书呆子当一回事。

有些教授,包括我在内,就建议说,我们有这么好的师资,我们应该向全世界招生,尤其向中国大陆招生,为祖国服务。我还兴冲冲的,在台湾、新加坡、大陆为科大扩充影响力,号召当地最好的学生考科大,也还真有些学生雀雀欲试。很快的,我们发现,港台新陆都是官本位,根本没有市场机制,跨地域招生得通过四地教育部门协调,这一协调,要到那个猴年马月?

逐渐的,有些老师又飞向海角天涯,留在香港的老师,有些被其他学校慢慢的挖了墙角。逐渐的,在世界学术市场上,科大不再是亚洲唯一的亮点,不再英气勃勃。在1991年,世界顶级学者们眼中的亚洲唯一的一流大学,香港科大,到了1999年,就这么沦落成了二流大学。在香港百姓的眼中,还是香港地区的二等大学!

香港科大的案例,为我的理论提供了实证结果,也为浙大与清华发展学术,进入世界二流大学提供一些启发。一流大学要有资源、历史、及地缘条件。科大在1991年,满足了资源的条件,而且满足了最难的资源条件:学校领导人与学术领导人。吴家玮与他请来的创校教授,对一流大学操作与学术市场的深刻了解,是到现在还没有亚洲另外一个大学可以比拟。可是科大的创立,也有基因病原(genetic disease)。其中之最,就因为它是个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就得跟没有专业知识的官员、议员打交道。这些官员、议员是学校的衣食父母,态度高傲蛮横(香港要比台湾、大陆好多了),而一流学校的操作是很难用客观的短期指标来衡量的,科大与这些官员、议员打交道,根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有,官员与议员有他们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他们可不会像我们这些书呆子,为办一流大学而拼命。

香港科大从零做起,没有历史,就没有历史包袱;但没有历史,也就没有群众基础。我起初有点纳闷,香港的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应该有不少人,是多少知道吴家玮干了件多不容易的事,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后来想想,他们能说什么呢?前面分析过,一流大学与三流大学是模式改变 (paradigm shift), 一流大学的思维基本是否定三流大学的体系的。这些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都是港大、中大的毕业生,难道要他们称赞这些外籍兵团,否定自己?这就如同小海龟孙文,到了北京跟大官僚李鸿章谈变法,是李鸿章听不懂?还是李鸿章没有傻到自残?

科大的地缘位置,也注定让它难以保住一流的架势。可以说,科大是一国两制的受害者。香港只有六百五十万人,做为一个香港的公立学校又不能在大陆公开招生,学生市场就只限于香港的弹丸之地。各位看看表一列出的一流大学,那个不是全球招生的?香港科大是用国际一流的师资去教香港二流的学生,不只是资源浪费,师生都辛苦难过。最近一阵子,香港在谈教育资源整合,香港科大这个名字都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没有历史、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足够的选票来保护这个招牌。

香港科大曾经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梦幻资源:一个有眼光、有魅力、有本事的校长,一群著作等身,国际知名的教授,一个青山绿水、优雅宜人的校园。但是科大没有历史、没有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科大是家公立大学,陷身于扯不清的政治泥沼。科大在短暂的辉煌后,回归成香港高等教育的一个平民:一个世界级的二流大学。

我曾在慵懒的周末清晨,躺在清华园九公寓的床上,望着窗外遐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六四,1991 的中国应该已经到了贞观之治,即将要回归的香港,决定送祖国一个礼物:十亿美金,一个吴家玮,一群在世界擂台成长了三十年的华人学术精英。邓小平大笔一挥,这笔资金与这群书呆子,进驻清华园,从零做起,打造一个顶级的,自我监管的私立大学。这一来,资源、历史、地缘优势不都有了吗?今天的清华,又何至于在三流大学中挣扎?可能今天的清华已经是鄙夷哈佛,无视耶鲁的世界顶级大学。所有世界新科博士的皎皎者,论文一旦被导师首肯,马上就寄到清华,梦想着北京打来的邀请电话。大唐盛世啊!衣冠长安啊!你在何方?

如果我们以搭建香港科大品牌来评价吴家玮,吴校长并没有取得巨大成功,我给他一个『良』(西方的B)。如果我们以搭建学术平台来评价吴家玮,他的成功是划时代的。他并没有把香港科大办成一流,但是他把香港的七家大学办成二流。他的影响,还到了新加坡与大陆(台湾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我前面分析过,从三流大学进入二流大学,是思想的改变,是质的跳跃。一旦进入二流大学的层次,进入一流大学就是只是资源与决心的问题了。

在香港科大创建之前,亚洲的所有大学,都是封闭式教学型的大学。别说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别提参与北美学术市场,在同一个城市内都老死不相往来。在1990年以前,亚洲最西化、最进步的新加坡大学与香港大学的老师都只是些英国的与澳大利亚的学士与硕士。这些地区的学术领导人还公开的说澳大利亚的硕士训练都要比美国博士好得多。台湾的学者都是本校子弟,许多是从助教按年资爬上来的。在世界顶级的学术会议是看不到亚洲大学来的学者的。别说来打擂台了,连观众席里,都找不到。近年来,亚洲学术风气的蓬勃发展,香港的三大,甚至七大,都进入了二流大学之林。 这些与香港科大的创建,引起了欧美学术领袖的重视与另眼相看,逼着亚洲的学术当家人打开大门是有密切关系的。

结语

我对中国与大中华地区的经济与学术发展是非常乐观的,有些人甚至说我是盲目的乐观。逐渐的,我发现,就是乐观的我,也都低估了中国与大中华地区进步的速度。

一个一流大学的内部条件是『资源、历史、地缘』,外部条件是『开放、透明、竞争的学术市场』。浙大与清华起码有了历史与地缘的优势。中国之大,没有人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垄断市场或阻止市场的发展脚步。这个庞大的市场,会养出大鱼,浙大与清华都有可能是条大鱼。

我认为,浙大与清华都没有理由毛躁,急吼吼的要长大。长大是必然,长得好,就不是定然。学术如同好酒,资源、历史、地缘有了,外部环境对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当今之急,是寻找资源与妥善运用资源。同时耐心的、逐渐的改变外部环境。

一流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君子之争,合作是道义的和作。研究型大学的师生是在学校与学校之间不断的流动的。这些流动切断了个人的私心,增加了信息,辅佐了判断,加强了监控。

进入一流大学最难的一步,是从封闭性的三流大学跨出来。改革与利益重分配是孪生兄弟。在改革中,现有的当家人、在位者是输家。吴家玮并没有把香港科大办成一流,但是在新生的香港科大没有输家,个个是一流大学的支持者,甚至是狂热的信徒。科大的成功站住脚跟,有了成果,让香港其他六家大学能兵不血刃的进入二流大学。一个成功的改革,压力要来自外,不能来自上(会官逼民反),更不可能来自下(那就是造反,更是天下大乱)。浙大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清华的压力,清华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浙大的压力。 公开的、透明的、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是必要的压力机能。

参考文献

Avery, C., M. Glickman, C. Hoxby, and A. Metrick, 2004, A revealed preference ranking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Manski, C.F. and D.A. Wise, 1983, College Choice in Americ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 M. 1974, Education as a signal, Chapter in Market Signal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2006, College Ranking.

✔ DONE 《民国那些人》 reading@读书

车上无事,继续 iPad 上的电子书。翻到徐百柯的《民国那些人》,不禁微微一笑。因为这方面的题材似乎成了近年的热点,也许是对现实的不满,让人更加怀念曾经不远的年代。家里的床头就好几本这样的书,例如《原来如此》、《西南联大回忆录》、《民国往事》等等。可是,看得多了,也觉得有点滥,过犹不及吧。像张发财写的《一个都不正经》,第一次看觉得新鲜,再看就觉得有点庸俗。历史,是可以这样一句话就概括的吗?那些鲜活的人与事,都能够简单地浓缩于一小段文字吗?

于是,这本书,让人第一印象就是又一本跟风的书。特别是前言中竟然有七篇书评,简直让人倒胃口。何必这许多人来拉虎皮扯大旗?翻到第七篇书评时,就一句话,如果再有书评,我就关掉此书。幸好,只有七篇。让我可以看到正文,然后,幸好,没有错过此书。

那些大师们啊,心向往之。多少年来,我都梦想着可以为他们牵马拎包,端茶送水,只为可以随时伴随其右,聆听教诲。因为对现在的文人不满,更加逃避于往事。读到冯友兰写雄文以抗辩,然最终与金岳霖抱头痛哭时,不禁潸然泪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软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

哭哉。

✔ DONE 舟子的苦与悲 misc@感悟

:ID: D84ADEF0-ED53-4E21-A861-FDE10625CBAF

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关注舟子的新语丝,当时还需要唐博士找文章给我看。只觉得阅读这样酣畅淋漓的文笔,这样丝丝入扣的逻辑分析,真是大呼过瘾。那时除了舟子之外,还有好些其他高人的文章,也非常好,甚至普及了很多知识给我。有时真是惭愧自己虽然有物理的博士学位,还需要舟子教我很多知识。

后来瞎忙,新语丝上得少了,但仍然关注着舟子的言行。看到舟子一个人孤身战斗,只是容不得假,容不得欺骗,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时常在心里为之祝福和祈祷。有时人都会迷信,看着舟子一件件的“打假”成功,甚至有时当舟子刚和人论战,我就主观地认为他一定是正确的。当然,我还是会仔细地看证据,分析逻辑,然后得出结论。不过这一开始的信任,对于我这个做物理的人来说,实在少见。春节,舟子和韩寒的论战刚开始,一帮朋友在家里论及此事。我当时就说,凭我对舟子的了解和认识,他一定有大量的证据,韩寒最好的办法是不说话,他一旦开始狡辩,会输得很惨。当时,朋友们都不相信,可到今天的结果,证明了舟子没有辜负我的信任,虽然我这样一个小人物的信任,对于舟子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

舟子打假的人中,有我不喜欢的,也有我喜欢的。李开复、罗永浩等都是我曾经喜欢的公众人物,刚看到舟子“打”他们时,我还很疑惑,对论战的双方,都更加认真地比较分析,开始甚至隐隐担心舟子打错了,会让我失望。还好,舟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决定了他的论点是可靠的。李开复最后的认错,也使得开复仍然值得喜欢。但是老罗,确实让人失望了。

还有更多的人被舟子揭发,让我对世界的认识更深入。舟子的书,我几乎全买了,有时暗自笑话自己。很多科学知识我都知道,但却“需要”舟子来继续教导我。也许,是舟子的文笔清新优美,让自己有些暗暗惭愧吧。不管怎样,我还是经常读舟子的书,也给很多愿意接受科学知识的朋友推荐。我在课堂上,常常感叹中国的学生缺少科学的逻辑思想和能力,也对每一班的新同学讲什么是科学,如何区别真假科学,收效也许甚微,于是更加感叹中国更需要舟子这样的人。前几天在另一所大学里,遇见一个8、9年前教过的学生,说还记得我当时给他们讲物理、讲科学道理,现在博士即将毕业了,竟然能再次相见,十分欣喜。我这样的小人物,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竟然这许久了还会被别人记住。对比,更显得舟子对于中国当下的难能可贵。

这两天南方系的文章和一大批知道真相不知道真相的人的围攻,让我为舟子感到难过。这样的苦和误解谩骂,若是放在我的身上,不知道能不能抗得住。也许,舟子就是一个悲情的人,在这黑暗里独行。曾经有人编过鲁迅先生的文集,取名《绝望的反抗》,这也是我唯一从大学就保留到现在的书。舟子,也许就是在绝望的反抗。这样的苦与悲,落在这样孤傲的人身上,难为了舟子。

无所帮助,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上述的文字,虽然没有人看,但也是自己内心的祝福。方先生,节日快乐,感谢你!

2012年端午节

关于我自己

#:EXPORT_FILE_NAME: about

我曾经是一名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现在是一个自由打工者。教授过《普通物理》、《量子力学》、《计算方法》等课,发表过 150 余篇 SCI 论文,承担过一些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但总觉日子虚度,内心惶恐,困惑自己做过的事都没有什么意义。于是,痛定思痛,毅然离开舒适的窝。希望走不动路的时候,回想起来,可以坦然此生没有虚度,足矣。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条通向自身的道路。每个人的真正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社会角色的懦弱伪装,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 阮一峰

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像我这样去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设计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引导人走向成功的信仰。有了崇高的梦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奇迹。

— 罗伯·舒乐


  1. 采用他人的主题,大多数只需要修改 config.toml 文件即可。但若想完全改造成自己希望的样式,还是需要深入到目录内部。因此,一旦选定了某个 theme,好好地定制一下,不要随便更新。 ↩︎

  2. 关于历史于地缘对大学地位的影响,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四十年之久的查理斯·艾略特说:“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它不同于棉纺厂,运营六个月就可以满足一种迫切需要。一所大学不是靠多在报纸发表一些社论,大量发布广告,或多拍几封电报就能建立起来的。” ↩︎